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和省交通运输厅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围绕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目标,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攻坚奋进,创新超越,实现了交通运输由“基本缓解”到“总体适应”的重大跨越。
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果显著
“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85.09亿元,到“十二五”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089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32公里,干线公路通车里程857公里(二级以上公路比重达92.3%),农村公路通车里程9705公里。行业相关交通项目孟平铁路复线工程已基本完工,郑万高铁正在加紧施工,平顶山机场前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综合交通网络建设正在逐步拉开序幕,交通运输保障和先行引领作用更加明显。
高速公路网络不断完善。“十二五”期间,加强高速市际出口通道建设,积极构建内联外通的高速公路网,完成焦桐高速汝登段建设,郑西高速尧栾段平顶山境、周南高速平顶山境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普通干线公路升级优化。“十二五”期间,完成投资58.96亿元,新改建636公里,大中修194公里,路面预防性养护110公里,顺利通过全国“十二五”干线公路养护检查,道路通行条件显著改善。
农村公路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十二五”期间,完成投资21.2亿元,建设里程2530公里。围绕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实施“三年行动计划”乡村通畅工程,加大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建设力度,农村居民出行条件基本改善。
公路运输场站建设有序推进。“十二五”期间,完成场站投资4.84亿元,重点推进普通公路客运站升级改造,完成市客运中心站、市长途汽车站改造。
内河航运稳步推进。“十二五”期间,全面推进沙河航运工程平顶山段建设,完成投资0.09亿元。
交通行业相关项目进展顺利。“十二五”期间,孟平铁路复线工程基本完工,郑万高铁已开工建设,平顶山机场前期工作取得突破,城际轻轨、市内轻轨已开展前期研究。
2、运输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十二五”期间,全市公路客货运输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客运量、客运周转量、货运量、货运周转量累计完成:49439万人、2147272万人公里、54912万吨、9690094万吨公里,年均增长分别为6.3%、7.5%、8.1%、8.3%,公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和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
智慧交通建设步伐加快。高速公路ETC实现开通运行、全国联网和所有收费站全覆盖三大跨越。整合系统内热线服务平台,实现12328服务监督电话“一号通”,二级以上客运站实现全省联网售票,主城区97%公交车安装车载WiFi,启动“智慧公交”掌上查询系统,成功发行公交一卡通“鹰城通卡”,信息化惠民服务措施广受群众好评。
客货运输服务提质增效。高标准推进汽车客运站提升改造,实现“市有一级站、县有二级站、乡有等级站”的目标。全市营运车辆91955辆,客货营运车辆较“十一五”末分别增长4.9%、20.9%,中高级营运客车比例达94%,新增旅游客车45辆,物流企业68家,公路客、货运量年均增速6%和8%。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迅速。认真贯彻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城区更新公交车500辆,公交运力达到692台(折合886标台),新开通、优化线路43条,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22.3%,绿色公交车比例为75.2%,空调车比例达79.2%,在全省名列前茅。做好出租车经营权有偿使用工作,更新出租车1682台,实行“契约化+层级化+精细化”管理模式,加强车容车貌管理,擦亮城市“流动窗口”。
城乡客运一体化扎实推进。城乡客运对接、短途客运公交化运营、普及“新农巴士”成效显著,全市农村客车681辆,农村客运班线166条,行政村通班车率99.3%。
邮政普遍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新建村邮站2402个,完成12个空白乡镇邮政所补建任务,所有乡镇邮政网点覆盖率100%,实现“乡乡设所、村村通邮”。快递业发展迅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
虽然“十二五”期间全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成效显著,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新期待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突出表现在: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尚未建立。我市铁路发展滞后,水运、航空空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还未成形,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不畅、效率不高、融合不够的问题突出,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供给侧结构性问题突出。公路长而不优,高速公路尚有断头路,干线公路布局不够合理,农村公路通达不够深,水运发展滞后;市场经营主体分散,市场竞争力不强,抵御风险能力差,轻质化、高附加、一体化货运供给和个性化、高品质、快捷化客运供给缺口较大。
科技支撑能力仍然较弱。我市交通运输信息化基础网络、数据中心、应用平台的等级不高,且分散封闭、系统性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实际贡献率低,前沿信息技术引领交通运输行业优质高效发展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形成。
(二)发展形势与需求
发展需求依然旺盛。市委提出“十三五”我市GDP年均增速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必然要求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和服务性的交通运输行业,要持续保持高位运行。打赢脱贫攻坚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仍是基本前提。我市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加快发展,人民群众便捷多样的出行需求持续增加,现代物流业蓬勃发展,客货运输必将呈现稳定的增长态势。
发展空间不断拓展。我市正在积极构建“一核三组三星”城镇体系,实现内外互联互通,必然要求交通运输行业发挥更大的内聚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必将进一步拓展交通运输的发展空间。
发展动力逐步转换。随着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必然要求交通运输行业,既要优化提升以投资拉动为主的传统动力,又要加快培育以有限交通资源精准高效配置、运输服务高附加值延伸、信息化现代化“两化融合”发展为主的新型动力,这必将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提供新动力。
发展活力更加强劲。随着交通执法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建养管一体化试点改革等一系列改革的持续深入,制约行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将逐步得到破除,改革的红利不断得到释放,这必将为交通运输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活力。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效益为中心,以改中求进为基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带动为抓手,加快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构筑综合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打造综合运输服务升级版,加快交通运输行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全力构建“六个交通”,为我市加快转型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适度超前、率先发展。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继续加快平顶山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综合运输发展适度超前于经济发展、城市发展与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平顶山辐射周边、豫中地区发展的能力,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在支撑建设产业转型和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支撑平顶山在豫中地区率先崛起的发展要求。
坚持全面发展、突出重点。全面推进铁路、公路、民航和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的基础设施和运输服务发展,重点完善综合运输体系,加快民航、水运和高速铁路发展,加强对外通道、重要节点间通道的建设,加强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的衔接,加强平宝叶鲁一体化区域的建设。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共同发展,既要科学合理定位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又要促进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高效衔接,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统筹交通建设与运输服务发展,既要加快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改善平顶山市交通运输条件,又要着力提升运输服务和支持保障水平,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统筹区域与城乡发展,强化交通运输发展薄弱地区建设力度,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切实提高公众出行保障和服务水平,满足安全、便捷、舒适、个性化的出行要求,构建一体化货运体系,提升货运系统的经济性和高效性满足“货畅其流”的发展要求;强化节能减排,加强环境保护,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行业建设,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综合运输体系,减少交通运输发展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形成适度超前于平顶山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支撑城市总体定位要求的综合运输体系,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建成,公共客运服务水平和现代物流发展水平大幅提升,“六个交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有效引领平顶山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高速公路网全面建成,高速公路里程超过382公里,干线公路等级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与各区县之间实现多路对接,农村公路实现“四好农村公路”的目标。
——基本建成叶县港区,完成沙河航航运工程,通航等级达到四级航道标准。
——依托新建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形成与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及周边城市之间的快速直达运输网络;依托高速公路,形成覆盖区域中心城市和周边地区的城际快速客运网络;城市交通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公交分担率提升3个百分点。
——道路货运组织化程度大幅提升,物流网络覆盖全国,多式联运、甩挂运输等运输组织方式形成规模。
——智慧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形成,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高。
——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降低,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资源集约利用程度有效提升。
——平安交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交通运输安全监管体系基本形成,应急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四)投资规模
初步估算,“十三五”期间,全市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133亿元,其中,高速公路投资40亿元,干线公路投资50.6亿元,农村公路投资22亿元,内河水运投资5.5亿元,运输站场投资12亿元,邮政设施计划投资2.9亿元。
三、重点任务
(一)基本建成布局完善、结构合理的综合交通网络
以实现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主要任务,重点实施“高速联通”、“干线畅通“、“快铁贯通”、“航道疏通”、“民航开通”和“枢纽互通”六大建设工程。建成郑西高速平顶山段、周南高速平顶山段,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382公里,形成完善的内联外通高速公路网。新改建干线公路460公里,形成二级及以上公路为主的干线公路网。新改建县乡道850公里、村道1500公里、改造危桥6000延米,实现“乡村通畅”。完成沙河航运工程,实现“通江达海”。新改建公路客运站10个,物流园区5个(2个快递物流园区)。配合相关部门完成孟平铁路复线改造,建成郑万高铁,基本形成骨干铁路网络;平顶山机场达到4C级,基本形成联通国家和区域中心城市的民航网络;谋划好城市和城际轨道交通建设项目。
(二)着力打造便捷多元、优质专业的运输服务体系。
打造多样化、个性化的客运服务,有效提升公众出行满意率;城市交通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市区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60%;推广一体化城乡客运试点,城乡群众出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道路货运组织化程度大幅提升,多式联运、甩挂运输等运输组织方式形成规模,城乡物流网络逐步健全,城乡配送协调发展。
(三)更加突出信息引领、循环低碳的智慧绿色发展。
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广泛应用;智慧交通应用平台、治超“四级联网”、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等现代交通运输信息网络基本建成;公众出行信息实现物联网、移动智能终端等多渠道查询;货运物流信息化和政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建立,全面推广工程设计、建设、养护和运营的生态工程技术;建成一批绿色交通运输示范工程和示范企业;绿色公交车比例进一步提高。
(四)全面实现先行引领、带动有力的交通扶贫目标。
举全行业之力,先行一步,率先突破,坚决打赢交通扶贫攻坚战。2016年圆满完成农村公路“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实施叶县、鲁山交通运输扶贫工程。2017年,确保所有贫困村至少拥有一条安全畅通的出口路,支持省定贫困县叶县率先脱贫摘帽。2018年,所有县城至少拥有一个二级及以上公路客运站,所有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所有具备条件的贫困村通路、通邮、通班车,为全市贫困县脱贫提供交通运输服务和支撑。
(五)有力彰显规范运行、管理高效的行业治理能力。
队伍能力素质普遍提高,执法责任制、服务型执法和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法治监督得到加强,依法行政水平和行政效率明显提高。交通运输安全监管体系基本形成,安全运营水平显著提升,交通应急救援保障网络基本完备,道路运输责任事故起数、伤亡人数较“十二五”期间明显下降,水上一般等级以上实现零事故。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推动规划实施。
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切实履行政府职责,抓好重点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的实施,加强与发改、财政、国土、规划、环保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协调工作机制,确保规划各项目标和任务有序推进。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督导检查,建立考核机制,落实责任,及时把握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对规划进行评估与调整,以增强规划的指导性。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关系交通发展、参与规划实施和共同做好监督的良好氛围。
(二)拓展融资渠道,强化资金保障
积极争取国、省资金支持,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鼓励和支持具有相应管理经验、专业能力、融资实力的社会资本,通过招标、竞争性谈判等竞争方式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争取政府对城市公共交通、农村客运等的财政补贴力度,积极推行交通运输领域“政府购买服务”。
平顶山市交通运输局
2016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