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交通运输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年度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较好地完成了全年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24年度法治政府部门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法治政府部门建设情况
(一)持续强化顶层设计,法治建设高位推动。一是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全局上下坚持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法治建设的重要部署,并切实在法治鹰城建设中加以贯彻落实,不断开创法治交通的新局面。二是严格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全面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主要领导定期调度法治工作进展情况,对涉及服务型行政执法、执法改革、行政复议诉讼等重点工作和重要问题,亲自部署、亲自调度、亲自督办。抗牢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自觉运用法治思维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三是谋划安排交通法治建设工作。印发《2024年度全市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工作安排》《2024年度交通运输普法教育工作要点》《开展干部职工学法用法活动工作方案》为交通运输系统法治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二)坚持强化依法行政,为政务运行保驾护航。一是健全法制审查体系。对重大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重大执法决定,一律实现法制审核全覆盖。严格按照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程序,对《平顶山市中心城区出租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平顶山市旅游公路网规划和实施意见》进行合法性审查及公平竞争审查,确保政令合法合规。二是落实法律顾问制度。2024年,累计收到法律顾问法律意见书26件次,审查、修改有关合同协议、方案等文件12件次,有效防范了法律风险。三是构建阳光政务平台。在局门户网站公开行政许可信息2834条、行政处罚信息405条,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三)着力服务型执法建设,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打造智慧执法网络。整合市管3个超限检测站、6个非现场执法点、47家重点企业监控数据,推动执法模式由“人海战术”向“数据追踪”转型,全市通过执法终端自助处理系统办案数在全省位居前三,道路运输违法行为日均发生率由日顶峰80件降至3件,降幅达88%。二是推行柔性执法机制。严格落实“四张清单”制度(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从轻行政处罚事项清单、减轻行政处罚事项清单、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事项清单),对轻微违法行为实行“首违免罚”,全年办理免罚案件81件。三是深化“互联网+监管”。实施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推进跨部门联合监管,严厉打击超限超载、无证营运等违法行为。特别是在2024年联合治超工作中,全市各级执法机构严格落实“一超四罚”制度,结合三级监管平台通报,对未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源头企业,以及存在重大安全风险隐患的运输企业适用《安全生产法》办案58起.
(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商环境持续向好。一是优化行政审批政务服务。围绕政务服务应进必进、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管理、告知承诺、容缺受理、电子证照、有诉即办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升级办事体验。二是动态调整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按照“审批最少”原则,全面梳理现有审批事项,并实行动态管理,真正实现“一张清单”管审批。今年对我局政务服务事项未进行维护,全部审批事项清单及服务指南均己在政务服务网公布,目前共有195个业务办理事项。三是深入推广电子证照应用和普货驾驶员从业资格证直接申领工作。为推动交通民生实事有效落实,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办事窗口、运输场站、物流园区等重点场所,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工作,使广大业户和从业人员广泛了解交通运输领域电子证照及普货驾驶员从业资格证直接申领工作,掌握申领方法。截至目前,全市交通运输电子证照电子共计122361张,线下直接申领普货资格证2173人次,线上申领成功636人次。
(五)全面加强行业监管,法治交通稳步推进。一是强化治超联合执法。印发《全市货车违法行为专项整治“春雷”行动工作方案》,联合公安交警部门开展货车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车辆超限超载、疲劳驾驶、非法改装、涉牌涉证、野蛮驾驶等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期间,全市共开展跨区域联合执法61次,有效遏制了违法超限运输乱象。二是“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有力。会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公安局、市文化广电与旅游局等单位开展双随机部门联合抽查任务。全年共完成年度抽查任务9项(其中,2个部门联合检查,6个内部随机检查,1个风险等级检查),完成率100%,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将检查结果及时录入和对外公示。三是信用交通建设稳步提升。部署安排信用体系建设与工程建设、道路运输、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四大领域融合更加深入。归集公示严重违法超限超载运输失信当事人信息,累计报送严重失信当事人4人,货运车辆16台。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帮助企业信用修复5次,支持企业稳定发展,推动交通运输经营主体加快完成信用修复、解除信用约束、消除不良影响,助力企业步入健康发展“快车道”。
(六)突出法治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法治氛围。一是贯彻落实普法责任制。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制度,在执法检查现场、案卷文书制作过程中,对案件当事人,坚持实时普法宣传、边执法边宣传。二是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利用行业便利条件,在公路沿线、公交车辆、客运场站、高速服务区等阵地开展法治宣传,营造法治氛围。三是实施精准化培训。建设“领导干部专题学+执法人员重点学+从业人员普遍学”三级培训体系,切实提升干部职工法治理论水平和法律素养。
二、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2024年,法治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标先进仍然存在一些现实问题。一是法治思维有待持续强化。虽然组织开展了法治宣传教育,但系统内部分工作人员法治意识仍然淡薄,导致出现政策解读偏差、程序不规范等问题。二是法治效能亟待提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运输市场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如网络货运等领域,在探索解决“灰色地带”方面方法不多,影响治理效能。三是交通执法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执法队伍中既懂法律又懂交通业务的复合型人才相对匮乏,部分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法治建设要求。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法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进一步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抓住“关键少数”,持续加强法治学习。梳理交通运输领域法律法规,制定学法计划,定期组织法律讲座,执法案例分享等活动,深化学法成效。持续健全完善重大决策专家论证、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应诉出庭责任制等,强化执法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强化宣传教育,持续深化普法宣传。扎实开展法治教育宣传,用活群众语言,注重互动交流,将日常宣传和集中宣传相结合,营造良好的学法用法氛围,扎实推进普法深入实施,使懂法用法守法成为干部群众的共识共动。
(三)加强队伍建设,持续提升人员素养。持续推进“四基四化”建设。以支部品牌建设为抓手,把“清廉交通建设”作为推进交通法治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力抓手,探索建立基层站所长效建设机制。落实行政执法资格管理制度,加强执法队伍的风纪建设,加强执法装备管理。进一步转变执法理念,优化说理式执法、柔性执法等服务型执法方式,提升执法满意度。